厨房在哪里最好?
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,从传统习俗上看,厨房往往居于离室舍最远处。在古代,由于烹饪技术不发达,炊具多简单无彩,食物加工后色泽灰暗,口感粗劣,同时燃料多为木柴,灶空炊烟忽起忽落,且燃烧时间短,不够严密,因而厨房往往处于独立院落中,以避油烟、火药和异味。《吕氏春秋·季冬》载:“冬暨始,寒,则祭寒,祀祭灶。”即农历腊月二十四祭祀灶神,二十三送灶,祭祀活动在住宅内的厨房进行。因而,古代祭祀灶神,即今之除夕送旧岁,除夕祭灶,在房屋居中的屋子祭祀,称“中祀”,厨房在侧室,即“東祀”,地位最低,仅为祀灶之事,其祀品只有瓜、豚(猪)二,祀神时致礼甚薄。
自唐代“安史之乱”起,战乱频仍,社会动荡,人民饱受战乱之苦,对神灵崇拜及祭祀呈现空前的高峰,祭祀灶神亦然。此时,人们对灶王即财神爷赵玄坛(字伯温)的崇拜日益增高,认为他掌管人间财富,掌管人间福报,他既是祭灶神,又是财神,于是将祭祀赵玄坛的活动从东厢房移至厅堂。明初,朱元璋曾以老乞人居中摄政,太子建书院于西南隅,明末改建卧室。老乞人死,葬东郊,名曰赛神(一作“赛真”)坟。旧时赛神仙,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夜,用馍馅裹菜,供奉于灶间。据说,菜馅用鱼、肉、猪头肉、笋、藕、菜心为妙。腊月二十三日祭祀灶神,在明代已有之,《日下旧闻考》引《三辅异闻》:“武帝腊月,祀灶,以番代黍”,说明帝王之祀灶,始于腊月。
清代,国家统一,社会稳定,经济发展,到了康、乾时代,已经盛世鼎盛,社会财富剧增,民间供养财神已成风俗,同时出现了描绘王侯将相与文臣画士祀奉财神的版画。康熙至乾隆年间(1662~1795),又兴起了在商号中祀奉“六德”(即六礼:冠、婚、谥、葬、享、猎)、“四迎”(即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。乾隆以后盛行在商号大门上张贴“鸿祯(福)纳珍”、“吉(喜)寿(猴)发财”等年画,商家在财神前祀供花、馍(俗称供尖)、糖瓜、元宝、黄烟、酒、茶、香供及初十日的煮肉、三十日的压糕等;富家人家祀供素馅包子,三十日除夕祭神送旧岁,供素馅饺子,名曰元宝饺子,取新年挣钱如元宝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