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厅梅花灯好吗?
1、字不离词,词不离句,句不离文,“梅花灯”自古以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多为吉利和喜庆的意思,《西京杂记》中说:“汉彩女常以彩线穿石为题胜,以柏心为灯,五枝四出,名曰‘柏题灯’,长寸二分许,置宫中,云得神,光照十丈,不可得也。又素女以紫丝为灯,五色同心,曰连理灯,又云‘梅花灯’,以帝所,云自太一之后,得神明之。”
2、到了南北朝的时候梁简文帝就有诗曰:“梅花蜡彩树,桂炬射花屏。”到了宋朝苏东坡也曾有诗曰:“新年不欠欣荣事;老病尤允幽静中。蜡烛海棠花里夜,毡帐蒲萄架底(‘底’原作‘下’,依冯本改)冬。此身自笑如遗草,即死何求失大鸿。亦知忧意忘,未忍废诗篇。”
3、从以上可见“梅花灯”在当时就属于较为高级精美的灯型。
4、而在我国南方(江浙一带)的民间,“梅花灯”是用于元宵夜嬉游的灯和舞蹈道具,民间艺人把民间舞蹈和元宵灯舞融合一起,为丰富灯会节目和活跃闹元宵的喜庆活动,用竹片扎成各种梅花形状的框架,糊上透明或浅红色的灯纸(如今多以塑料纸代替),制成许多盏各种类型的花灯,再装上红蜡烛或电珠悬于灯架上,表演时,在灯下按圆圈舞摆,用舞蹈语汇,把梅花盛放时姿态描摹的惟妙惟肖且富有变化,舞者所挎花篮里也插有花朵,以此象征梅树吐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