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室墙上画竹子可以吗?
当然可以,而且很有韵味!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是有特定内涵的。 中国是竹子的故乡,早在先秦就有栽种竹子的记录。《诗经·卫风·淇奥》有“瞻彼淇澳,绿竹苍苍”的句子。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年,人们就已经把竹子作为盆栽在室内种植了。 从汉代画像石和壁画中可以看到当时室内种植竹子的景象;南北朝时,江南地区的文人士大夫开始重视竹子的观赏价值,到了唐代,文人画的兴起更把竹子推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。
宋朝以后,文人画盛行,许多画家都喜欢绘制竹子题材的作品,比如文同、苏轼等。宋代的画竹大家文同,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有名的爱竹之人,在自家小院里种满了竹子,每天与竹相伴,甚至在家中挂一幅自己的画竹作品作为装饰。他的儿子文与可也是个爱竹如命的人。 苏轼的《墨竹图》是目前能找到的苏东坡最完整的竹画,也是他的作品中最珍贵的一幅。他这样评价自己这幅墨竹:“书诗杂文,及所说墨竹,并题跋后。”
除了文人自身喜欢竹子之外,明清时期的皇帝也同样对竹子情有独钟。 明代的朱元璋就非常喜爱竹子,南京城的雨花台得名便是由于太祖喜爱的原因——明朝初年,南京城北原有光福寺,山门前有几棵古老的竹子,每日清晨,寺院里的和尚就扫去竹叶,将干净的竹竿放在大船上,运往京城供给宫中御用。后来寺庙扩建,这六棵竹子被移植到御花园内。
清代的康熙、乾隆二帝都对竹子和竹画情有独钟。《园冶》中有记载:“(清)康熙南巡,至淮阴清口,见岸侧竹林幽茂,爱之,移竹数株,植于御花园。”雍正帝即位后,曾命令宦官张廷兰绘制《翠竹图》。张廷兰于是采撷诸家之长,以笔墨写意描绘了一卷迎风摇曳的翠竹,颇有风韵,深受雍正帝的喜爱,从此这幅《翠竹图》就被收藏在了圆明园之中。